乌蔹莓 (学名:Causonis japonica (Thunb.) Raf.)是葡萄科、乌蔹莓属植物,草质藤本。小枝圆柱形,有纵棱纹,无毛或微被疏柔毛。卷须2-3叉分枝,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。叶为鸟足状5小叶,中央小叶长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;叶柄长1.5-10厘米,中央小叶柄长0.5-2.5厘米。花序腋生,复二歧聚伞花序;花序梗长1-13厘米,无毛或微被毛。果实近球形,直径约1厘米,有种子2-4颗;种子三角状倒卵形。花期3-8月,果期8-11月。
分布于中国陕西、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日本,菲律宾、越南、缅甸、印度、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也有分布。生长于海拔300-2500米的山谷林中或山坡灌丛。
全草入药,有凉血解毒、利尿消肿之功效。
草质藤本。小枝圆柱形,有纵棱纹,无毛或微被疏柔毛。卷须2-3叉分枝,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。
乌蔹莓喜光耐半阴,好湿耐旱,不甚耐寒。生长于海拔300-2500米的山谷林中或山坡灌丛。黄河以北常变为冬枯春生宿根草本。北京亦见野生。
扦插繁殖:选择一个半老不老的枝条,在15-16厘米处剪下,可以浸泡一会儿多菌灵溶液促其生根,然后选择合适的花盆栽种即可。
播种繁殖:乌蔹莓有种子,在花谢后五六天,一般种子就成熟了,这个时候的种子是褐色的,采集后可以先晾。
【性味】味苦酸,性寒。
【功能与主治】清热利湿,解毒消肿,利尿,止血。主治咽喉肿痛,腮腺炎,毒蛇咬伤,痈肿,疔疮,风湿痛,黄疸,痢疾,咯血,尿血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15-30克;研末、泡酒或捣烂取汁。外用:捣烂外敷。
【现代临床研究】治疗化脓性感染,接骨及消肿。
【出处】《中药大辞典》《中华本草》。
乌蔹莓对土壤的要求不高,平常的菜园土,腐殖土都可以,可以在花盆的最底层先铺一层煤渣土,然后是家肥,就是树叶鸡肥兔子肥等发酵后的肥料,然后再铺一层腐殖土,盆土就完成了。
主治
热毒痈肿,疔疮,丹毒,咽喉肿痛,蛇虫咬伤,水火烫伤,风湿痹痛,黄疸,泻痢,白浊,尿血。
1、治一切肿毒、发背、乳痈、便毒、恶疮初起者,五叶藤或根一握,生姜一块。捣烂,入好酒一盏,绞汁热服,取汗,以渣敷之。用大蒜代姜亦可。(《寿域神方》)
2、治项下热肿,俗名虾蟆瘟,五叶藤捣敷之。(《丹溪纂要》)
3、治带状疱疹,乌蔹莓根,磨烧酒与雄黄,抹患处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
4、治风湿瘫痪,行走不便,母猪藤45g,大山羊30g,大风藤30g,泡酒500g,每服15-30g,日服2次,经常服用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5、治白浊,色白若泔浆浊,在尿后不痛者,乃湿热所致,五爪龙藤连根一两,土茯苓、牛膝各八钱。生白酒三碗,煎至一碗,空心服三次愈,并治下疮如神。(《文堂集验方》)
6、治毒蛇咬伤,眼前发黑,视物不清,鲜乌蔹莓全草捣烂绞取汁60g,米酒冲服。外用鲜全草捣烂敷伤处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
内服:煎汤,15-30g;浸酒或捣汁饮。
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孕妇忌用。
乌敛莓能吃吗?可以食用
乌蔹莓的果实没有成熟的时候是绿色的,成熟后可以食用,颜色变为深紫色,味道酸酸甜甜,虽然口感和颜值可能赶不上市面上很多网红水果,但是胜在它的功效比较突出,对于这样一个实力战将,口感略逊一筹也可以忍受啦。 乌蔹莓的营养价值很高,经常食用不仅能补充维生素,还能让身体吸收多种矿物质,氨基酸和天然多糖,能加快身体代谢,提高身体抵抗力,维持身体健康。
-----------
乌蔹莓,从小被你忽视的植物,却有这么大功效
乌蔹莓的果实没有成熟的时候是绿色的,成熟后可以食用,颜色变为深紫色,味道酸酸甜甜,虽然口感和颜值可能赶不上市面上很多网红水果,但是胜在它的功效比较突出,对于这样一个实力战将,口感略逊一筹也可以忍受啦。
今天的植物,乌蔹莓大家可能听着比较陌生,但它是一种在野外存在感很高的植物,尤其是山东、长江流域以及南方各省,是它的主要生长地,很多在农村长大的人可能都曾与它“邂逅”。
之所以得名“乌蔹 [liǎn]莓”,是源于中国第一部药典《唐本草》描述它“其结果如莓,生青熟紫,肉有细子,叶如白蔹”。没想到吧,这个颇有些拗口的名字,背后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,它还有什么是我们不得而知的呢?今天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。
营养丰富的果实
乌蔹莓的果实没有成熟的时候是绿色的,成熟后可以食用,颜色变为深紫色,味道酸酸甜甜,虽然口感和颜值可能赶不上市面上很多网红水果,但是胜在它的功效比较突出,对于这样一个实力战将,口感略逊一筹也可以忍受啦。
乌蔹莓的营养价值很高,经常食用不仅能补充维生素,还能让身体吸收多种矿物质,氨基酸和天然多糖,能加快身体代谢,提高身体抵抗力,维持身体健康。乌蔹莓还有一定的抗癌作用,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,间接帮助病人抑制癌症病情的蔓延。现代营养学研究,每100克乌蔹莓含有47克蛋白质,528毫克钙,295毫克胡萝卜素,另有烟酸、维生素、铁等,营养可谓相当丰富。
提起“梅”,人们总会想起来酸酸的话梅、青梅,那么乌蔹莓和这些梅有关系吗?虽说都属于“梅”家族,但是乌蔹莓和它们可不太一样,它别名五爪金龙、乌蔹草、母猪菜等。乌蔹莓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,刚刚生长的嫩枝上有柔毛,但是随着慢慢生长,柔毛慢慢脱落,茎部有纵棱。叶子是互生状的,掌状复叶,小叶有5片,像鸟的脚趾排列形状一般。外型上,还是与“梅家族”有着共同点的。
取乌蔹莓10颗,加入清水,把乌蔹莓熬烂,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或者白糖,熬出的糖水可以补充津液,适合对付口干舌燥、肝热气燥导致的津液不足;因为陈皮有理气的功效,而乌蔹莓酸收,二者搭档,一收一散,一升一降,二者一同煮水,加入冰糖,长期饮用不仅能疏肝理气,还可以让心情变得更好;
而乌蔹莓与生姜、红糖一同煎煮熬出的汤,其出色的和胃止呕功效,非常适合有妊娠呕吐的孕妇饮用,有晕车症状的人还可以乘车前饮用,来预防晕动症;乌蔹莓与山楂一同熬制的汤,可以解除暑热烦闷、食欲不振等。
解毒消肿的好物
乌蔹莓的药效也为人所称道,它味酸、苦,性寒,有活血散瘀、解毒消肿的作用,可以治疗跌打损伤,咽喉肿痛、烫伤溃烂、肺结核咯血等病症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气味:酸、苦,寒,无毒。主治:痈疖疮肿虫咬,捣根敷之。风毒热肿游丹,捣敷并饮汁。凉血解毒,利小便。根擂酒服,消疖肿。”《闽东本草》则记载为:治热泻,血痢。
乌蔹莓全草都可以入药,采收的季节是夏秋季,除去杂质,晒干后切段即可作为食疗好物。而所有的功效中,最为突出的就要属解毒消肿了。咽喉肿痛、皮肤红肿都是人们常见的症状,治疗的时候可以用乌蔹莓与蒲公英一起,捣成烂泥状,敷在外伤处,三日即可缓解。 如果是内服,不妨把适量的乌蔹莓和生姜,一起捣烂后加入适量白酒服用。
古人咳嗽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咳血的情况,这时人们会取三钱乌蔹莓的根,而后加入适量的地榆和侧柏叶,一同用清水煎煮,不仅能止血,咳嗽也能明显减轻。我们都知道,感冒会引发咳嗽、肺部感染也会引发咳嗽,还有其他一些感染疾病都会引发咳嗽症状。
而我们深究感染的原因,无非是病毒和细菌。研究发现,乌蔹莓对于多种细菌都有抑制作用,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卡地球菌、肺炎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等。病原体被抑制了,咳嗽症状自然也会好起来。
乌蔹莓的根泡酒也是常见的喝法,将乌蔹莓根部的精华渗入酒当中,酒可以助力向全身运气,发挥乌蔹莓的作用。将乌蔹莓根部洗净后切断,倒入纯粮白酒,浸泡一个月,即可饮用。每日一次,温饮服10毫升,对于有风湿性关节炎的人,有着绝佳的治疗效果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脾胃虚寒者、四肢末梢血循环不良者最好不要饮用此酒。
滋补功效与美味同在
虽然我们对乌蔹莓不太熟悉,但是它却是中国古老的植物之一,《唐风·葛生》中记载:“葛生蒙楚,蔹蔓于野。予美亡此,谁与?独处?葛生蒙棘,蔹蔓于域。予美亡此,谁与?独息?”蔹指的就是乌蔹莓。
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,人们发现原来乌蔹莓不仅全身都可以药用,食用效果同样非常出色。炎炎夏日,酷暑难当,人们喜欢把乌蔹莓的叶子凉拌食用,将它的嫩叶洗净,而后放到沸水中焯一下,这样可以去除涩涩的苦味,让叶子口感清脆,挤干水分后切碎,加入食盐、味精等调料后即可食用,凉拌乌蔹莓有清热解暑的作用。
古人讲究立秋贴秋膘,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“膘”重新补回,但是肥肉太多,难免油腻难以下咽,于是乌蔹莓成了很多家庭立秋的常见菜。
方法是把乌蔹莓的嫩叶洗净,沸水中焯一下,随后放入猪肉,料酒、味精、葱姜等调料即可。这道菜除了滋味可口,可以为人们提供脂肪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外,还可以滋阴润燥、消肿解毒,由于乌蔹莓叶子化解了猪肉的油腻,所以非常适合立秋季节食用。
对于有肺痨咳血、尿血、咽喉肿痛等疾病的人,医生常常会推荐清炒乌敛莓叶子。方法同样是将乌敛莓嫩叶洗净后,放到沸水中焯一下,将水分控干后,放到炒锅中,加入葱姜、食盐等一同翻炒出锅即可食用。因为清炒乌敛莓叶子有解毒消肿的作用,且功效突出,至今仍被很多中医所推荐。
作为后起之秀,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植乌蔹莓啦。现在它的市场需求也比较旺盛,目前售价在500克30元左右,随着它的功效被进一步挖掘,消费者越来越认可,未来乌蔹莓的出现频率还会更高哦。
【参考资料】
《乌蔹莓——荒野遍地乌蔹莓,清热解毒草根擂》 2019年02月14日
《乌蔹莓的营养价值》2013年05月14日
《乌蔹莓怎么种植?种植前景怎么样?》2019年 12月04日
《乌蔹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》2016年4月8日
---------------
乌蔹莓果实通常能吃,乌蔹莓果实为紫榆科植物乌蔹莓的干燥地上部分,其味苦、涩,性平,归肝、胃经,具有凉血止血、敛疮解毒的功效,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。
乌蔹莓果实不仅可以作为食物食用,也可以入药,其味苦、涩,性平,归肝、胃经,具有凉血止血、敛疮解毒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热病伤阴、舌绛烦渴、肺热咳嗽、吐血、尿血、崩漏、外伤出血等病症。如果患者出现了以上病症,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乌蔹莓果实进行治疗,可以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。
但由于乌蔹莓果实具有一定的毒性,如果患者没有遵医嘱服用,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中毒的情况,如恶心、呕吐、头晕、腹泻等,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昏迷的情况,因此患者在服用乌蔹莓果实时,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剂量服用,不可盲目用药。
此外,对于出现不适症状的患者,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,以免延误病情。同时患者在用药期间,避免进食辛辣、油腻的食物,如辣椒、炸鸡等,以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。
--------------
乌蔹莓是一种常见的灌木,其果实呈现出深紫色,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,但是对于其果实是否能够食用却存在着很多争议。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乌蔹莓果实的营养价值以及食用方法。
乌蔹莓果实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非常高,但是在食用时需要注意一些禁忌和副作用。在挑选和储存方面也需要掌握一些技巧。我们可以将其制作成丰富多样的菜肴和饮品,也可以将其用于药用。
乌蔹莓是一种生长在北方地区的野生植物,其果实形状酷似蓝莓。然而,很多人并不知道乌蔹莓果实是否可以食用,以及它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。
一、了解乌蔹莓的食用价值
乌蔹莓果实富含维生素C、花青素等多种营养成分,具有抗氧化、抗炎、增强免疫力等作用,因此在中药和保健品等领域广泛应用。
二、了解乌蔹莓的食用方法
乌蔹莓果实可直接食用或加工成各种美食,如果汁、果酱、干果、蜜饯等。同时,也可以将乌蔹莓与其他水果搭配食用,营养丰富,口感更佳。
三、乌蔹莓果实的营养成分
乌蔹莓果实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、类黄酮、多酚等多种营养成分,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蓝莓高出3-4倍,具有抗氧化、美白肌肤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。
四、乌蔹莓果实的药用价值
乌蔹莓果实在传统中药中常被用于治疗肾虚、小便不利等症状。现代研究也发现,乌蔹莓具有降血糖、降血脂、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。
五、乌蔹莓果实的抗氧化作用
乌蔹莓果实中富含花青素和多酚等多种抗氧化物质,能够有效抵御自由基的侵害,保护人体细胞健康。
六、乌蔹莓果实的抗炎作用
乌蔹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天然黄酮类物质,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,缓解肝炎等疾病的症状。
七、乌蔹莓果实的增强免疫力作用
乌蔹莓果实中的多种营养成分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,预防感染和疾病的侵袭,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。
八、乌蔹莓果实的美容功效
乌蔹莓果实中富含维生素C和花青素等多种营养成分,能够有效美白肌肤、淡化色斑、保湿滋润等。
九、乌蔹莓果实的食用注意事项
虽然乌蔹莓果实非常营养,但也需要注意适量食用,避免过量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。
十、乌蔹莓果实的保存方法
乌蔹莓果实应放在凉爽干燥的环境中保存,可以选择制作果酱、干果等长期保存。
十一、乌蔹莓与其他水果的搭配
乌蔹莓可以与其他水果如苹果、香蕉、橙子等混搭,制成营养丰富的水果沙拉。
十二、乌蔹莓果汁的制作
乌蔹莓果汁非常简单易制,只需将乌蔹莓洗净后加入适量水煮沸,再过滤即可。
十三、乌蔹莓果酱的制作
乌蔹莓果酱可以通过将果实捣碎、加入糖和柠檬汁等材料煮沸而制得,口感酸甜可口,非常适合涂抹在吐司或饼干上食用。
十四、乌蔹莓干果的制作
乌蔹莓干果是一种非常美味、营养丰富的零食。可先将乌蔹莓浸泡在盐水中,去除表面的杂质,再晾干后加入糖浆烘焙而制成。
十五、
乌蔹莓果实是一种非常营养、健康的食品,具有抗氧化、抗炎、增强免疫力等多种作用。在食用时需要注意适量,可以制作成各种美食,营养丰富,口感美味。
-------------
乌蔹莓是什么
【别名】母猪藤、红母猪藤、五爪龙、五叶藤、五龙草
【来源】本品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(Thunb.)Gagnep.,的全草。夏、秋采集,切段,晒干或鲜用。
【植物形态】乌蔹莓,多年生蔓生草本。茎紫绿色,有纵棱,具卷须,幼枝有柔毛,后变光滑。叶为掌状复叶,具小叶5枚,排列成鸟爪状,中间小叶椭圆状卵形长4—6厘米,宽2.5—3厘米,小叶柄长2—3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楔形或圆形,两侧的4枚小叶渐小,成对着生于同一小叶柄上,但又各具小分叶柄,小时的边缘具较均匀的圆钝锯齿,总叶柄长3—5厘米。聚伞花序腋生,横径6—15厘米,序梗长3—12厘米;花小,黄绿色,具短梗;萼杯状;花瓣4,卵状三角形;雄蕊4,与花瓣对生,花药长椭圆形;雌蕊1,子房上位,2室。浆果倒圆卵形,横径约7毫米,成熟时黑色。种子2—4粒。花期6月。果期8—9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长于旷野、山谷、林下。分布华东、中南及西南各地。
【化学成份】全草含阿拉伯聚糖(araban)、粘液质、硝酸钾、甾醇、氨基酸、酚性成分、黄酮类。根含生物碱、鞣质、淀粉、树胶。果皮中含乌蔹甙。
【采收和储藏】夏、秋季割取藤茎或挖出根部,除去杂质,洗净,切段,晒干或鲜用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—1两;研末、浸酒或捣汁。外用:捣敷。
(一)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,解毒消肿。治痈肿,疔疮,痄腮,丹毒,风湿痛,黄疸,痢疾,尿血,白浊。用于咽喉肿痛、疖肿、痈疽、疔疮、痢疾、尿血、白浊、跌打损伤、毒蛇咬伤。
陶弘景:"捣敷疮肿,蛇虫咬处。"
《唐本草》:"主风毒热肿,游丹,蛇伤,捣敷并饮汁。"
《履巉岩本草》:"治痈疽发背,捣烂罨患处。"
《纲目》:"凉血解毒,利小便;根擂酒服,消疖肿。"
《草木便方》:"清热解毒,涂疮毒,消结核,九子虚气疡。补益虚损。"
《分类草药性》:"去风散痰。治五种黄病,母猪风;涂疮毒。"
《江苏植药志》:"热水泡,熏腿可止痛。"
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"治风湿瘫痪。"
《湖南药物志》:"治偏头风,痔疮。"
《闽东本草》:"治热泻,血痢。"
(二)药理作用
抗菌。
乌蔹莓注射液1%、10%浓度,用平皿法证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白色葡萄球菌、溶血性链球菌、卡地球菌、肺炎球菌、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。水煎剂31mg/ml,试管内能抑制钩端螺旋体的生长。
抗病毒。
乌蔹莓注射液1:10、1:100稀释与病毒混合注入鸡胚尿囊腔内,对流行性感冒病毒A3/沪防-77-56-E2及京科68-1株有明显抑制作用;1:100稀释,在人胚肾组织培养中,对腺病毒3型、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有明显抑制作用。
抗炎。
乌蔹莓水煎醇沉液28g/kg及醇提液25g/kg灌胃,连续7天,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症有抑制作用,两种制剂各以25g/kg灌胃,连续14天,对大鼠塑料环肉芽肿有抑制作用。
对免疫功能影响。
乌蔹莓水煎醇沉液及醇提液各以25g/kg灌胃,连续14天,均使大鼠胸腺减重;0.5g/只灌胃,连续7天,均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。
促血栓形成。
水煎醇沉液及醇提液各以25g/kg灌胃,连续14天,明显促进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。
(三)乌蔹莓的性味归经
【性味】苦酸,寒。
①《唐本草》:"味酸苦,寒,无毒。"
②《履巉岩本草》:"甘,寒,无毒。"
③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"苦辛,平,无毒。"
【归经】
《闽东本草》:"入心、肝、胃三经。"
【临床应用】
治疗急性慢性尿路感染和尿感后尿路综合征。
治疗咽喉炎、扁桃体炎,咽喉肿痛。
【临床体会】
关于治疗慢性尿感和经验方乌蔹莓汤。
乌蔹莓曾用于慢性尿路感染和感染后尿路综合征有效。
乌蔹莓汤:乌蔹莓、萹蓄草、金樱子、覆盆子、泽泻、猪苓、木香、乌药、甘草。该方具有清热利尿,收涩理气功效。其机理为:①既收涩小便,又通利小便,以改善尿频尿急的症状;②调节输尿管、膀胱、尿道的平滑肌,以加快排尿;③有弱的抗菌作用;④经观察治疗一段时期后,尿液的pH值渐渐上升,由酸性向中性、碱性转化。这使尿路内环境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。
关于治疗急性尿路感染。
急性尿路感染中医有较好的疗效。其方剂的构成君臣佐使四部分中药应为:①要使用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,以白头翁汤的效果最好。白头翁30g、秦皮30g、黄连9g、黄柏9g,还可加用马齿苋30g;②要使用改善尿频尿急症状的中药,如金樱子、覆盆子等,所含多量鞣质,既能抗菌,又能涩尿;③要使用加速利尿的中药,如泽泻、猪苓等,以加速排出细菌及其毒素;④保护胃肠功能和矫味的中药。
如中药与抗生素同用,可用经验方乌蔹莓汤。
急性感染控制后,再予以调理,改善腰酸、乏力、体质和全身症状,可加用有关中药。
治一切肿毒,发背、乳痈、便毒、恶疮初起者:五叶藤或根一握,生姜一块。捣烂,入好酒一盏,绞汁热服,取汗,以渣敷之。用大蒜代姜亦可。(《寿域神方》)
治项下热肿,俗名虾蟆瘟:五叶藤捣敷之。(《丹溪纂要》)
治发背、臀痈、便毒:乌蔹莓全草水煎二次过滤,将两次煎汁合并一处,再隔水煎浓缩成膏,涂纱布上,贴敷患处,每日换一次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
治无名肿毒:乌蔹莓叶捣烂,炒热,用醋泼过,罨患处。(《浙扛民间草药》)
治臁疮:鲜乌蔹莓叶,捣烂敷患处,宽布条扎护,每日换一次。或晒研末,每药末一两,同生猪脂三两,捣成膏,将膏摊纸上,贴敷患处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
治喉痹:马兰菊、五爪龙草、车前草各一握。上三物,杵汁,徐徐饮之。(《医学正传》)
治九子滥痒:母猪藤、九子连环草、何首乌。炖肉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治肺劳咳血:乌蔹莓根三至四钱,煎服。或加侧柏、地榆、青石蛋各三钱,同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
治风湿关节疼痛:乌蔹莓根一两,泡酒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
治小便尿血:五叶藤阴干为末,每服二钱,白汤下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
治白浊,利小便:乌蔹莓根捣汁饮。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
治毒蛇咬伤,眼前发黑,视物不清:鲜乌蔹莓全草捣烂绞取汁二两,米酒冲服。外用鲜全草捣烂敷伤处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
治蜂螫伤:五爪龙鲜叶,煎水洗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治跌打损伤:五爪龙捣汁,和童尿热酒服之,取汗。(《简便单方》)
治跌打接骨:血五甲根晒干,研细,用开水调红糖包患处。(《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》)
小便尿血:用乌蔹莓阴干,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开水送下。
项下热肿(俗名蛤蟆瘟):用乌蔹莓捣烂敷涂。
乳痈、恶疮初起:用乌蔹莓的藤或根一把、生姜一块。一起捣烂,加好酒一碗,绞取汁,热服令发汗,同时以药渣敷患处。方中的生姜,用大蒜代亦可。
跌打损伤:用乌蔹莓捣汁,加童便,以热酒送服。
上一篇:脏腑调理在慢性病中的作用
下一篇:健康进万家 心绞痛